1、创建下列用户、工作组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创建组,要求组名为admin且组ID为501;

(2)创建用户john,使其基本组为admin,主目录为/home/johndir;

实验过程:

创建组admin而且组ID为501

# groupadd admin -g 501

查找冲突的组

cat /etc/group |grep 501

再查看组里是否有用户

先将组里的用户删除

# userdel test1

再将组删除

# groupdel test1

或者将组test1名改为admin而且ID同样为501

# groupmod -g 501 -n admin test1

创建用户并加入组admin

# useradd john -g admin -d /home/johndir

2、设置Telnet服务器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配置IP为192.168.1.186/255.255.255.0;

(2)配置DNS地址为192.168.1.1;

(3)配置网关地址为192.168.1.254;

配置网络略(netconfig)

配置telnet

编辑vi /etc/xinetd.d/telnet

在vi /etc/securetty 里添加tty[数字]

如果不添加,root用户就不能登录!

重启服务service xinetd restart

3、建立ssh服务器, 满足以下要求:

(1)配置ssh服务器绑定地址为192.168.1.186;

(2)不允许root直接远程登陆;

(3)设置本机sshd监听端口为2222;

实验过程:

编辑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重启服务

测试:

4、配置一个samba服务器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共享/data目录,共享名为share;

(2)关闭/home共享;

(3)启动samba服务,并测试成功;

实验过程:

创建/data目录

# mkdir /data

编辑vi /etc/samba/smb.conf

注释掉/home共享

再添加共享目录

代码如下:

[share]

path = /data

public = yes

writable = yes

create mask = 0765

修改编码方式为cp936

重启服务service smb restart

测试:

5、配置一个nfs服务器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输出/tmp目录;

(2)192.168.0.0./24网段的主机具有读写访问权限;

(3)同步方式;

(4)访问/tmp目录时均转换为匿名用户;

创建/tmp目录

# mkdir /tmp

编辑vi /etc/exports

添加:

一次重启portmap和nfs(不能倒换位置哦!)

测试:

6、配置一个dhcp服务器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配置地址池为192.168.1.100/24--192.168.1.105/24;

(2)分配DNS地址为192.168.1.1;

(3)分配置网关地址为192.168.1.254;

(4)主机名为ftp,MAC地址为11:22:33:44:55:66的主机IP为192.168.1.11;

实验过程:

修改侦听端口为eth0

重启服务

测试:

7、配置一个apache服务器,满足以下要求:

(1)实现基于名字的虚拟主机vhost1.gdlc.com和vhost2.gdlc.com;

(2)实现基于IP的虚拟主机vhost3.gdlc.com和vhost4.gdlc.com;

(3)利用apache的访问控制设定/var/www/html/myacldir目录只有192.168.1.0可以访问;

修改ip地址,添加虚拟ip

域名与ip地址绑定

在/var/www/html里创建文件夹

写入网页信息

在/etc/httpd/conf.d里新建文件namevhost.conf并编辑

再新建ipvhost.conf并编辑

新建myacldir并编辑

重启服务